目前分類:二十歲之後的讀書心得 (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IMG_0955.JPG  

其實 我有一點訝異 這本書的作者提到love and peace 提到 john lennon 卻沒有引用這首歌 是因為太明顯了嗎

雖然他的上一本書利用了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 作為一個章節的開頭

這本書 寫作上並不簡單 構成也算是複雜 但它有個直接了當的名字  愛情的哲學

同一個作者 還寫了 我是誰 這本書 也讓我讀得很愉快

如果你覺得我怎麼大轉性 絕對不用有愛心或蝴蝶結裝飾的艾爾西 竟然開始看起談情說愛的書

那你就錯了

它有非常打動消費者需求的書名 然而整本書 其實是在人類智慧結晶當中 尋找遺失的愛情

科學定義了原理 數學定義了規則 社會學定義了我們 但即使在心理學 和 人類學當中 都找不到一個對 愛情 毫無疑問的定義

 

這不是一本非看不可的書 如果對你來說 不知道愛情從哪來 又會到哪去 並不困擾你的話

你完完全全可以跳過這360頁的折磨 認真實踐 你的愛情 

想像一下過去寫論文的文獻探討 這本書 大概就是這樣的感覺

而書名所謂的哲學 在我看來 不是甚麼驚世駭俗的大道理 而是引導你 用哲學的思維 邏輯的思考

挑戰過去種種的 X學家 專家 暢銷作家 所提出理論 

非常適合容易想太多的人使用 

 

要寫這本書的摘要 對我來說太難了 

我不是踏上一趟尋寶 或是 執行任務 所以 好好的享受旅程吧 

這是我最大的感想 跟著作者安排的高潮迭起 享受不斷出現的奇妙人事物吧 

所以我覺得引用作者自己的一段話 差不多就是這本書的大綱

“基因驅使我們繁殖;性欲驅使我們追求滿足欲望;情緒促使我們正視本能與愛情的感受;愛情激發對愛情的思考;愛情的思考又編織出各種想像與期待。但是基因的邏輯不適用於性欲;性欲的邏輯不適用於感情;感情的邏輯又不適用於思考;思考的邏輯則不適用於行為“

聽起來真的甚麼都無法定義對否?

 

所以 這是一趟旅程 而不是一場尋寶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5624_461828486835_640506835_6144961_1084252_n.jpg    

雖然喜歡看電影 但我花了一些時間才發現自己喜歡的導演 故事題材

不愛看書的我 卻因為這個故事 再次遇見 認同

Das Glück in glücksfernen Zeiten by Wihelm Genazino  不幸年代裡的小幸福

如果你要去書店找的話 

我不知道這位大叔在德國的人氣 以及 地位 或許他很通俗 很國民 很大眾 也或許沒有

從他的 一把傘給這天用 當中 那種半調子的偏執 以及 內心的大爆走 已經讓我為那個時後莫名其妙的自負 找到一個孤芳自賞的角落 休息

這次的新書 主角那種“不正常“的成份似乎增加了 但 happy ending那種 溫暖的陽光卻加強了

 

故事從41歲洗衣公司主管的大叔 被他交往10年的女友 逼婚開始 然後被工作27年的公司開除 最後在街上遊蕩 因為一片麵包 最後被送到精神病院

不知道為什麼 這聽起來跟我一點都不相關的遭遇 讓我幾乎從頭認同到尾

我認同他在每天無趣的生活中尋找相關連人事物的樂趣

我認同他把自己投射在某些物品上的意念 然候想著自己的消逝

我更同意他對於工作-不自由的看法  婚姻的見解 其實應該說 他對於 人們被期待符合社會規範行為的解讀

即使當事人也了解 這是他不要的 卻無法阻止自己對這樣的期待說不

我感到這個故事從頭到尾都不斷在說一件事

珍惜 甚至是 滿足於眼下的人事物 對於未來 未知 的美好憧景  是有可能破壞這份小幸福的

即使 你感受不到 這份小幸福 即使它很小 它卻是你確實擁有的

 

這本書跟同一個作者之前一部作品很像的地方是 主角都花了很大的時間在街上遊蕩

我經常會想像 我看的書 如果是電影 他會是怎樣

所以 我滿確定這種遊蕩的本身就是作者的刻意安排

一個人走在安靜的街上 思考總是特別清晰

我一個人走過shepherd's bush green 的時後  還有 週末一個人回到公司附近的時後

冷冷的風 清淡的交通 看著地上的視線 

 

如果你也覺得 身邊的世界太吵鬧 覺得沒有人能夠與你分享破掉的地磚裡長出電線的那種愉悅

我不能說 這是你的出口 但是也許你可以參與這個遊蕩看看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7417.JPG 

愛音樂似乎變成了一種口號 一種社會運動 一種信仰

沒有的人 等於 沒有靈魂

的確 有時候我也被這樣的想法困擾 想著

是怎樣沒有靈魂的人 生活在沒有藝術文化的生活中

歌功頌德的音樂(半)紀錄片 很多

寫音樂的書 常見除了自傳 理論之外 還有不少文化評論 我必須承認 其實我都沒有興趣

然而在這本書裡面 音樂 只是眾多元素之一 書名雖然叫作夜曲 卻不是為著音樂打轉

這是我看夜曲的背景 

 

這本書 講了五個長短不同的故事 很像單元劇

流浪的人 離婚的人 失意的人 過氣的人 逃走的人 其實就是一般生活中的人

他們的生活 也許因為自己所作的一個選擇 走上沒有預料的旅程 然而 一個選擇 是不會讓他們 美夢成真

音樂家 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 夢幻 

當故事結束之後 他們還是要著 怎麼樣可以受歡迎 怎麼樣可以解脫這一複一日的為觀光客演奏

往往 他們可以碰到跟自己相差很大 似乎可以幫自己一大把的人 

但深入了解之後 便會發現 這些“貴人“ 或許有比自己更複雜人的人生難題 常人所見的 都是表面的和平

唉 真實的生活 難道 不也是這樣嗎

從外面看 其他人的生活 都比較單純 簡單

 

這些故事 也讓我想到一個認識的朋友 當然不是說他會失意 流浪

而是我覺得 選擇成為音樂家的他 似乎也會非常容易遇到故事裡這些莫名其妙的事件中

也許 故事主角的音樂 拯救不了其他的人 除了抒發自己的喜怒哀樂 如此而已吧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0302.JPG 

think about it, if we all like our work then why we linger around those how to enjoy your job books while we are in the bookstore.

if we really "looking forward to the new project" then we won't have the Monday blue in Sunday evening.

if we don't need a title to prove what we are, what are we going to introduce ourselves.

sadly, most of the time, we need it. 

as usual, i walk around in the bookstore hoping that i will find some books that can help me to remember who i am and what i want to be. then the big word "work" catch my eyes. it's definitely becuz of the books title. it seems to be...poetic  "the pleasures and sorrows of work".

this is not my favorite book but i like some of Alain de Botton's observ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the marketer who is on the edge of breakdown due to the new marketing campaign about having one's own moment in the stressful life, work in particular. if she or he doesn't have to do this, there's no such a stressful hour.

we don't go to work becuz we like it nor we enjoy pursuing the sense of achievement. we are actually motivated by fear. the fear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s the meaning of my life?" hence work is just a means of killing time. it's not the best solution but it's the best we have so far. 

so oh yes work drives us crazy, especially those decent and respectful job. without caffeine and alcohol, there's no way people can function well, considering the "pressure" they take. the people who own fabulous jobs in fact become an object in this work- life relation.

and it's very often we ask ourselves this question when we tune off the computer, pack our bag leaving the office or standing still in the bus "what have i done today?" becuz we are just part of the collaborative plan, no individual exists in this mechanism, compares to the carpenter non of us can say "I made it!". No one.

however, i don't agree with the author fully. i don't think i want to work. i need to work, yes for sure.

i trade my freedom for money so that i can live the life i want. if one day i can have my ideal life, i will give up my work.  

there is always someone else who is better than i am for this job and someone who needs this job more than i do. 

yet until that day, i am just going to keep digging on...... work with you.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2418.JPG  

如果嘗試回答這個問題 那我想我還在搞“懂“ 這個問題 這個世界 這個我所謂的人生

我想要先引用這本書的結尾“...用生命來豐富每個日子, 而不是用日子來堆砌生命“

就像這段話的思維邏輯 這本書所討論的 是曾經經過我的腦袋 卻沒讓我深思的問題 

往往在做 與 不做之中的掙扎 作者問了我 為甚麼要選擇 是啊 為甚麼

這本書叫做 我是誰 Wer bin ich

 

有一章 談到了自由意志 人們 包括我 認為自己與眾不同 做出自我表述的行為 或 價值觀 真的是所謂的獨立於各種已存意識下嗎

我記得很想要當文青的大學時期 有一次 我在批踢踢的ID裡寫到 自由意識真能自由嗎

當時我想到的只是 人類的社會道德規範與期待 social norm 真的能夠容許脫離框架的行為嗎

 

我是誰 這是一本有趣的書 我能夠想到關於哲學的問題 他都討論到了 甚至有些我看不出相關的主題

因為 作者沒有將他定義為 哲學叢書

那他是一本甚麼書 簡單的說 他包含了人的一生一定會遇到的問題 從生到死 有愛有恨 有血有淚 有慾望 有渴望 

注意 並不是所有問題 但相信我 這都是生命中無可避免的經歷

 

意識比起 理性 感性 還是 知性 腦科學有讓你耳目一新的研究結果 還有很能激起好奇心的實驗

進化論 生物學 都無法解釋的行為 演進 以及模式 生命其實有 更偉大的計畫?

所謂的愛 不過是一系列的內分泌與腦神經運作 “戀愛“的極大值 是三年

談戀愛 其實尋找的 是對方眼中的自我表述

諸如此類 我 跟部份人們 在日記 部落格 或是 暢銷書所想尋找的答案 提出的觀點

人類學家 心理學家 生物學家 動物學家 神經學家 社會學家 哲學家 作家 歷史學家 等等 都試著去定義過了

結果 往往是 缺少精確的語言 或是人性的不可預測性 結論偏向概化

這不是一本可以回答問題的書 他會讓你想更多 懷疑更多 但其實 也安心許多

 

所以 如果要問我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who am i

我只能回答 為甚麼 生命要有意義 為甚麼 我必須要是一個誰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IMG_1596-pola.jpg 

小時候 我好討厭看書 不懂為甚麼有人可以看得下去 比桌子還厚的書

長大 我也沒有很喜歡看書 但是 卻漸漸體會到 看書的時後 自己掌控著自己的節奏

那種陷入的感覺

影像是在我的腦子裡流動 配樂在我的步伐裡

 

終於 我可以寫下 最近看得三本書的心得

死後的40種可能 (Sum:40 tales about the afterlives), 過於喧囂的孤獨 (Příliš hlučná samota), 阿拉斯加之死 (into the wild)

這三本書不知怎麼的巧合 被一件尋常的事件串起: 死亡

 

第一本書在生命中已知不可改變的事實裡嘗試不同的想像 地獄 天堂 死亡 甚至 神的面貌

每種可能都對應著人活著時的執著 生活  以及 不解

原來 到死了之後 我們還是跳不開 問題並沒有在死亡降臨之後 獲得解決

我特別喜歡裡面一個故事 講到其實有一天 每個人都會知道自己的死期 讓他們有機會道別 規劃人生

一開始很好 大家都覺得棒極了 但漸漸 人們覺得 充滿不定性死期 才能讓他們更珍惜 把握眼前

 

第二本書 我好喜歡 喜歡到我覺得 他是一部我會喜歡的電影

那會是一部用大提琴配樂的電影 一定要在捷克 東歐獨有的冷空氣 窒熱 以及深刻的皺紋

這本書就是一部電影 一邊讀 一邊看到書中的影像

如果可以 我想要先喝上一杯 absinthe 再開始閱讀這個故事

我的眼裡 主角是一個藝術家 真正實踐與生命對話 環境互動的人 

多希望 我也有這樣的能力 一邊看 一邊羨慕著

我好喜歡好喜歡 這本書的結局 浪漫的結局 一個浪漫的故事

 

最後的阿拉斯加之死 一直讓我不斷問自己

任性的生活 一個人可以任性的活著

一個人在發現所擁有的一切都是虛假的之後 有勇氣拋下一切 追求所謂的真理嗎

認知的正確 道德的正確 行為的正確 到底有多重要

如果我也有一個阿拉斯加的夢 何時 我會(再度)提起勇氣去實踐

而我 又能如何不顧一切去實現

由於故事的結果領向了死亡 這件事的本身就成了不可取的代表

如果當時成功了 是不是又成了不一樣的風景

跟結局比起來 過程 難道不重要嗎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0202.JPG  

i guess most of us experience this before- the fear of death. 

and lots of programs and books tell you dont be then they will tell you that what you are afraid of is the uncertainty of death, moreover the afterlive. 

it's the unknown of future creates people's faith toward religion, formulate their attitude toward life and each other. 

if that's the case, why not think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afterlive? 

i dont know if that's the motive for David Eagleman to write the book "SUM: forty tales from the afterlives" but the book indeed stimulates me, i think i might have the forty first one in my mind now. 

you can take this book as a fantasy without the flowery, pinky and bubble parts. 

based on Eagleman's knowledge of religion, science and philosophy, it's actually very engrossing in the sense that i have to be really concentrated on the words to understand the logic.

maybe the whole point of this book is about dare to imagine, dare to dream. at least, it makes me to use a lot of my brain. then i really start to cherish my time when i am alive. 

think about it, it's only one single topic "death" then he can make up 40 kinds of stories. shouldn't we see the world from more perspective?

i think the forty first tale from me would be...

after we are dead, we can finally get the chance to be the one we want to be the most as the reward of being human. we spend a lot of time when we were alive to become someone else but we never made it. so when we are able to make a wish in front of the almighty one we decide to become others. and maybe by then is the first time we really get to know ourselves.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1803.JPG 

女人 面對了跟母親 丈夫 女兒 社會 和自己的衝突

可能是出於忌妒的衝突 看見完全相反的自己 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

可能是平靜的 像是沒有交集的 唯一分享的 只有那一支大麻煙

可能是因為愛而生 最後只有相見不如不見的責備

也可能是 被無力感佔據 以致於擺爛的孤獨

 

如果 一個人都無法直接的認清自己

那麼一個人

怎麼算是存在?

透過私家徵探 女人慶幸 也可悲的存在

 

這是一本叫做 這就是孤獨 的書

一本很像電影的書  (就連作者本身的遭遇都很戲劇化)

好像聽的見走在石板路上喀喀的聲音

好像看見馬德里黃色的夕陽

好像聞到點燃的大麻

好像一部阿莫多瓦的電影

 

我覺得 充滿感受力的人 會喜歡這本書

這是一個很容易讓人自我投射的故事

即使我跟女人唯一的共通點只有性別

但是因為那種因存在而生的焦慮 徬徨 孤獨

我們都不陌生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1525.JPG

 

在書背的推薦 這樣寫:

"...深深影響台灣許許多多的文藝青年 成為他們探索生命意義和心靈境界的重要指標"

遇見 quarter life crisis 的我 希望這就是我的解答


作者是曾經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 Hermann Hesse 德國人

(題外話先聊一下 記得我之前也寫過一篇德國作家的讀書心得 一把雨傘給這天用

我發現 德國人的想像力似乎很合我的痛 但是我竟然還沒去過德國?)

翻開書皮 幾十個字的作者簡介 已讓我很感動

“ ...少年時迫於父命曾就讀神學院 後因經神疾病而休學 但始終立志成為詩人...”

似乎已經能夠理解 為甚麼他會寫下這樣的故事

更令我驚訝的是 寫這本書的時候 Hesse只有27歲! 



這本 鄉愁 的故事 其實很簡單

就像很多公路電影的架構 (亦或是他啓發了許多編劇?)

一個山中來的少年 總覺得看村子中的什麼都不順眼

終於 當一個能夠到外地探索的機會來臨時

他義無反顧的帶著背包向外探索

在城市裡 他遇見了一些人 邂逅了一些女孩 遭遇了一些事

然而 有些人 離開了 有些事 變質了

 

忽然 他想起 家鄉的那座山 他想要再一次爬上

於是 再一次打包 這次 他卻是踏上回家的路

又見到當初最想要遠離的老父 山野匹夫 三姑六婆

一股溫暖的人情味療癒了他受傷的身心靈

 

然而 日子過去 昔日的惡夢 只是被遺忘 並不是消失

遊歷的智慧 卻終能為 年少所無法突破的困境找到生命的出口

“然而 過往的歷練和曾經邂逅的親愛朋友 從苗條的蘿西到可憐的波比 才最深植我心”

 

闔上書 我終於知道 為什麼說他啓發了文藝青年

不僅是他的價值觀 哲學 還有他的詞藻 文句

各位大叔 阿姊 想要了解你20多歲 看起來像是廢柴的孩子嗎

我推薦你讀這本書  而且 我相信 你們也曾經走過這樣的少年時

 

出生於1877年德國小鎮的Hesse 在27歲的時候 就已經道出了我現在的心境

而且完完整整 不偏不倚的說中

此外 他對於 “知識分子”習性的描寫 也精辟入理

 

在異鄉 愁的是理想化的故鄉 想像中的故鄉

回到故鄉 才發覺 鄉愁 原來不是思鄉這麼簡單而已

這是一個十萬八千里遠和我相差百年時空之人告訴我的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畢業即失業的空檔

失業充滿了主客觀因素 但是要怎麼利用這段時間 全是操之在我

所以 這也是自由的時間

我焦急 也放空 更重要的 我沒有浪費時間

大概這是唯一 我覺得對得起自己 對得起家人的方式吧

好了 前言說完了 其實我是我要說 最近我看了兩本書

蔣勳的 孤獨六講 以及 劉必榮的 國際觀的第一本書

 

蔣勳的這本書 是在朋友的推薦下開始閱讀

我也必須要承認 這種看似自命不凡的書名也很對我的味

顧名思義 他用了六個面向來探討孤獨

然而 這本書當中說得孤獨 不單是 一個人坐在房間裡 顧影自憐的孤獨

而是從個體延伸出 要每個人不要害怕 成為 鶴立雞群 或是 與眾不同的人

在想當然耳的思維模式中 稍微跳出來 從少數的觀點來檢視

甚至 只是單純的動動腦去思考而已

蔣勳看了很多書 所以 這本書的寫作方式 信手捻來 都是不同文學中的例子

我只能說 有心的話 也許從這裡面 讀者可能會想要進一步探索文學的世界吧

 

對於孤獨 他說寫出一句 我深深體驗到的事實

他說 害怕孤獨 想要逃避孤獨 往往就是造成深陷孤獨的原因

在英國的時間 大概是我第一次 真正擁有自己的孤獨 然候喜歡上孤獨吧

孤獨真的不是壞事 是可以去享受的

 

回到思考這一點 我只能說 很對我的痛

因為這幾年來 我也是一直這樣告訴自己的

而且 我也發現 人 有些人 其實沒有在思考很多關於自己的事

我所謂的 不是智力層面的腦力活動 而是真正去問自己到底在作甚麼 想要甚麼

 

國際觀的第一本書 相對來說 就入世非常多

它提供了一個作為台灣人 看世界的方法

雖然我很不願意這麼說 但是我真的必須要這樣說

要讀這本書的人 必須要有比國民教育多一些的教育程度

這個主題 並不是普羅大眾有興趣的主題

再加上 “國際觀“ 真的不等於 英文好

它牽扯了 歷史 地理 政治 宗教 經濟 文化等 人文領域的認識 

當然 知道的越多讀起來越能融會貫通

而這本書 就是提供了上述的元素 針對現下最大 最受矚目的事件 來進行分析

世界在改變 事件也在改變 所以書中並沒有對任何一個事件做出所謂的結論

但是 也給足了讓讀者了解 事件所需的來龍去脈 這是只有google wikipedia 無法得到的

我想 也是這本書最可貴的地方吧

 

說來好笑 從看了很多“外語片“開始 我萌生一種好想要更了解這個世界的動力跟想法

在我還是大學生的時候 對於大學生的批鬥就已經展開 其中一項控訴 就是 缺乏國際觀

說不上了解 但我一直認真的想要證明 我們不是!至少 我不是

每次談論到時事 不一定是大件事 有時候只是運動比賽 演唱會 之類的事

尤其是跟老外 我都有種 不想要被人家當草包的倔強


最後 我想要引用 劉必榮在前言當中的一段話

“台灣人其實是很矛盾的

從地理位置 國際處境 以及自然資源來看 我們應該是要很有國際觀的

因為作為一個小國 我們一定要比大國對國際情勢有更高的敏銳度

可是在實際上 台灣人又非常沒有國際觀

我們的注意力往往被內部的口水與八卦所占據 對於台灣以外的事務 既沒有能力關注 也不感興趣

這其實是很可怕 也很可悲的“

 

不要再隨波逐流 任由口水人擺佈

身為台灣人 我真的認為 我們各方面都是絕對少數的情況下

可以有謙虛但是很倔強的學習態度 走出自己的路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京鐵塔 寫著一家人 莫名其妙圍著東京打轉的故事

來到東京想要一展長才的爸爸

到了東京就回不去的媽媽

以為到了東京就美夢成真的兒子

 

雖然出生 長大 讀書 甚至到工作 我都在台北

其實 我無法理解那種 想要前往都市打拼的心情

但是 讀這本書的時候 我是在倫敦

一個地方 充滿從世界各地前來實現夢想的人

而我 也是其一

離鄉背井 讀這本書的時候 我數度落淚的點 也許跟一般人不太一樣

 

再者 這本書 描寫了許多 都市當中的疏離 殘敗 惡臭 虛假 頹喪

對於在都市長大的我 體會很深

都市 是個很容易讓人不開心的地方

人擠著人 車貼著車 心卻不容易靠在一起

抬起頭 看見的不是天空 是大樓 是吊車 是一片灰

是我離開都市的理由

可是 在看看四周 我不是正處於一個世界級的城市中嘛

為甚麼 明明討厭 卻還在這

 

這本書索講述的 其實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事

青少年時的茫然 成年時的麻木 傷痛後的醒悟

生離死別

想要盡情大哭的時候 請看這本書

用最真實的感情 解放自己 然候 就會發現 在都市生存遊戲中的我們

還好 還有一顆還沒有被鋼筋水泥化的心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又看完了一本書 讓我開始覺得 知識對於人來說 很重要

其重要點不在於 運用這些知識你可以解決多少問題 回應多少疑惑

對我來說 每一部電影 每一首音樂 幫我建立了 我自己內在的世界

而每個我讀進去的文字所建立的 是我永遠也無法完全了解的外在世界

 

這一本書叫做 經濟殺手的告白 confessions of an economic hit man

作者是美國人 所揭發的也是美國在世界各地所進行的邪惡行為

簡單的來說 這本書提供了為甚麼 世界上有這麼多人會討厭 甚致增恨美國人的理由

作者指出 美國的殖民的野心 未曾改變 從早年對於中南美的羅斯福主義 到現在的全球帝國主義

銀行 跨國企業 政府 正是這貪婪帝國的邪惡軸心

金權政體 這個詞不斷在書中被提及的辭彙 正統治著大部份國家

 

融合了近代史 這本書 比24小時放送的新聞更清晰明白呈現 戰爭的原委

那已經消失在電視上 報紙裡 讓人麻木的血腥畫面和字裡行間中

打著民主自由旗幟推翻暴政的美國 所驅動他們的不是正義 而是利益


不禁 我想到 應該是南方朔在切格瓦拉摩拖車日記的序 寫到

(我真的不確定 手邊也沒書 但反正就是一個跟切格瓦拉有關的文章)

跟切一起奮鬥的卡斯楚在獲得統治的權力之後 放棄的是改革 所作的只想要更鞏固他的權力

古今中外 統治者 誰又何嘗不是呢  


這本書 更讓我震驚的是 默默無聞的小人物 像是你我 往往可能在無意間成為幫兇

不知者無罪 聽起來 對於現在的我來說 是對於自己天真的詮釋自己的無知

會讓我這樣覺得的原因是 在這本書裡面 作者經常流露出防衛機制當中所謂的合理化

認為他的墮落是人性的弱點  受雇於人他也只是混口飯吃 現實的壓力他沒有選擇

我們經常都會這樣逃避 沒有選擇 其實是我們選擇讓選擇這件事變得容易一些

 

銀行 跨國企業 政府 都有改變的能力 和 影響力

其存在不全是邪惡的性質

人 才是需要改變的根本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沒有絕後的讀書心得又來了 !!!

一把雨傘給這天用

在說心得之前 先說在我讀這本書的時候 心裡想著
如果 每天都可以這樣悠閒的看著書 該多好
這是一個不喜歡看書的人 會說的話嗎 哈哈哈

好 讓我開始給予這本書一點具體的概念
睡眠科學式的奇想 遠方中的步調  迷幻天堂般的城市
至於它的配樂 現場音 再加上一點憂傷回憶的聲音

故事的主角是個半調子中年人  至少是像我一樣半調子的人
他冷眼的觀察城市當中的人  男女老幼 陌生人 死對頭 前女友 熱戀中的男女 
為什麼說是冷眼
主角自己承認 他擁有一種自負 區別所有人和自我的自負
我在我的身上也找到這種自負

他雖然是冷眼旁觀 但在腦子中 卻不禁想像出一幕幕場景
這不就是我常玩的一種遊戲嗎
他甚至還幻想出一個記憶與體驗中心 在他瀕臨失業的危機邊緣 竟然還賺了錢
生活不過是一個長長的雨天 而他們的身體不過是一把給這天用的雨傘
他是這麼隨口說說的

我也經常經歷 表面的和平 腦中卻已經爆表  
"崩潰的邊緣"  離開他的女人 這麼說的
把夾克拋向灌木叢 透過這種假裝的瘋狂 可以獲得力量
他表示 就是在這樣假裝的遊戲中 可以獲得幸福
人是自閉的 但是又渴望得到認同 認同你的重要性
主角還忿忿不平的認為  這個世界上 沒有人徵詢過他 願不願意待在這

完了 我說的一點都不有趣 但他真的是一本對於生活溫和的冷潮熱諷
感動人的地方在於 你不必須是德國人 也不需要是中年人  更不一定正經歷失戀 
即使人事時地物 通通不相同  只要面對生活 你妥協過  你就能夠體會這其中的滋味
我們都不是孤單的  
其中主角提到 他也曾抱怨過 自己為什麼那樣的難以妥協 為什麼不能就像一般那樣
書末 他又提出了一個想法  他向生活屈服  是因為他要迫使生活對他屈服
而到最後 他就可以認同自己的生活 再也分不出 是誰對誰屈服 他也就勝利了

其實當我第一次快速掃過這麼書名時
在我的心中是這麼叫它的 留一把傘給這雨天
我對這本書 原來帶有浪漫的想像  以為會用浪漫的方式面對逆境
哈哈哈 但這本書 其實是充滿了自嘲 又幽默的方式 冷冷的看世界 看自己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Apr 14 Sat 2007 23:27
  • 置頂 空前

這將是我的部落格 有史以來第一篇 讀書心得
沒錯!!! 竟然我看完了一本書 貨真價實文字多於圖片的書
這本書的名字 叫做 一件T-shirt的全球經濟之旅

他吸引我的原因 就在於他說 用經濟學家的眼光 來看世界貿易
不要說是世界貿易 單單是貿易這件事 就相當的讓我沒興趣
應該是從國際傳播課開始  正面的 我必須面對這個議題
我們總是討論 霸權 西方世界統治著全球 另一種方式的殖民
電影 尤其是好萊塢電影 還有WTO總是課堂中的主角
讀這本書之前 我問自己 是否真的有嘗試去了解自由經濟 還有自由主義者 他們想的是什麼
而我就武斷的決定  他們都是壞人 
從星巴克小冊子印製的公平交易 到 新聞常有的反WTO的遊行
我不知道 這是不是唯一的一件 
關於世界貿易這件事  反對它似乎才是主流

於是我開始看這本書  
它像是一部很有趣的紀錄片 我可以想像它會像本片尚未分級一樣活潑
主軸 就像標題所言 他從棉花田開始 到T-shirt被回收再利用  跟隨 世界旅行
當然 他也沒有忽略大眾最在乎的 有圖有真相
不時插入統計數字 圖表 還有 訪問  

t-shirt作為代表 其實是討論紡織業 在全球經濟中的角色
高唱 自由貿易的美國 不停要各國取消關稅 開放進口
卻是一直對進口(尤其是中國)的紡織品進行配額
為了讓國內生產的棉花具有更大的競爭力 投入的是天價的補助
以維護在棉花生長過程中 所有不穩定因素對農民的傷害降到最低
當然 不能忽視 這個國家鼓勵創新 以致於技術面可以不斷發明創新
無法預估採收棉花的日期 那麼就創造可以採收的天氣!!!

為什麼要這麼做???
這個原因 古今中外沒有變過  為權 為錢
書裡面提到一個很簡單明瞭的觀察  "只要看誰會獲利就知道為什麼"
也就是為什麼歷屆美國總統 部長不敢得罪紡織業 為了選票 
作者說的很明白 他們既不會對上國內的紡織業 但也不會讓利益落到外人口袋裡
所有的協議 最終都是兩邊都沒有實質性的改變 而是兩邊發糖吃

若要以這是該全面禁止的壞事 也不能這麼說
為了降低成本以及規避配額而出走的企業  
往往被反對份子批評他們不人道的血汗工廠
單單就我讀完書的看法  要禁止的是違反人權的行為而不是關閉工廠
從數字面 無法否認相當多的東亞國家 中國 台灣 甚至是日本 都是靠著這樣而改善貧窮
工業革命的英國 還有戰後的美國 也都是這樣的模式  
美國低廉大量的棉花從英國手上搶下全球紡織的生意
現在卻要百般防堵其他國家 特別是中國 這樣做
為什麼他們可以這樣賺錢 現在卻禁止其他國家這樣做

最幽默的莫過於 在防止中國而限制配額的同時 
讓國內工廠轉而向東南亞以及加勒比海地區建廠  因此而帶動當地的就業 
先不論工作環境的品質 這行為確實發達該地
在美國國內先是吵著要保護自己的商品 於是訂定配額
接著 又因為此舉導致國內工廠無法快速取得最新最便宜的原料 而吵著開放
下一部更妙了 東亞的國家 開始呼籲美國不要對中國開放 
以免湧入的投機客 帶走了他們在當地的工廠以及錢潮

一件t-shirt最終除了變成抹布或是再製品之外
還有一條有趣的出路 二手衣
除了在國內 他們還有機會漂洋過海到非洲 一個他們曾經出生的地方
成為當地市場中 最時髦的時尚 米圖巴
許多坦尚尼亞人熱衷從美國貨櫃運來的二手衣

就像這本書封面所言
關於 市場 權力 還有 政治  這才是拉扯事件的力量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