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要走要留之間 當時 我以為我做了決定
買了回程的機票
想要就這樣揮揮手不帶走一包洋芋片
但是 我錯了
看著那張機票 我對於自己的決定 並不是很全然的確定
像是要選起司蛋糕 還是 草莓塔
不管選了哪一個 都還是想著另一個的味道
不知道是盤子裡的那個好吃 還是盤子外的那個
在來之前 我就決定要回家 沒有對於異鄉的幻想 我只想把該做的事做完然後繼續我的生活
到這裡 我不是為了得到一張文憑好幫助我找到更好的工作 也不是為了學好英文
我想要找一個在我心中問題的答案 即使沒有正解 我也希望得到解題的方式
簡單的來說 我在尋找自我實現
我很感謝我的家人 能夠理解 這樣的實踐 在25歲的時候發生跟52歲時的差別
所以 我覺得 完成我的夢想之一 就該乖乖的回家 回到現實 繼續每個人的器物功能 換言之 工作
於是 我壓根沒想過 留下來找工作這種念頭
當我不完全自信於自己的決定時 我覺得很奇怪
"不就應該是這樣嗎" 我是這麼想的
回到一切都熟悉的家 日子過的比較簡單 不用再受到差別待遇
我知道該怎麼過日子 知道該去哪逃避現實 還有 面對現實
從小到大 我的爸媽 似乎沒有重大的反對過 甚至應該說 干預我的決定
一直都是我想要幹麻就幹麻 然後要求他們人力 財力 或是 物力上的支持
這不是說 他們不在乎我 應該是說 他們很尊重我的決定 我的人生
時常 我覺得他們好辛苦 養到我這樣的小孩 好吃懶作又不事生產
要是沒有我 他們現在應該能快樂的遊山玩水 不需要為家庭做這麼多犧牲
所以 有很大一部分 我想要回家的原因是 我發現 該是時候為我的家貢獻了
但是 要怎麼做 我能怎麼做 我不知道
還有 出國唸書 真的花很多錢 雖然就算我不唸書 這一年也說不定賺不了多少錢
不過 我這樣任信妄為的作風 多多少少把我的家人放上要為我辯護的前線
身為老大 我還是有點良心 覺得人還是得對種種輿論低頭
我的爸媽都能夠為了家庭妥協 我似乎也該顧全大局 想想我們家也想繼續唸書的老二跟老三
然而 當我告訴這邊的朋友 回家的決定時 不少人跟我說 你應該留下來
"尤其 你想要做跟電影 或是 音樂 有關的工作 加上你又這麼喜歡這一塊 不留在倫敦要去哪"
我不斷告訴自己
回台灣也不是沒發展啊 再說留在這又不能保證有工作 至少回去 我覺得 自己好像比較有競爭力
但是我後來發現 這只是一種 我選了草莓塔之後 不斷告訴自己起司蛋糕比較肥的防衛機制
說時遲 那時快 里長伯又再度現身進行遊說以及慰留
這次 他又得逞了
於是 我在很緊的行程當中 真的是很緊 跟我的媽媽討論這去留的問題
沒想到 他的反應竟然是
"當你說要馬上回家的時候 我才覺得奇怪 在那邊唸完書 沒有試試看 就回家了"
那...媽媽 你為什麼不早點提出疑問呢
當我跟他提到我對家庭責任的疑慮時 他說 "你以為你回來可以賺幾個錢"
好重傷人的事實啊
不過 他很快就跳到感性的部份說 我有這份心 他就很滿意了
媽媽的鼓勵 總是帶有一絲消遣
他又說 你還年輕 沒有家累 連男朋友都沒有 何必急著回來 以後不見得還有這樣的機會
再度中箭
忽然我有種一掃陰霾的感覺 終於 我可以擺脫 逃回家的人 這樣的想法
當時 我覺得離開比留下容易
讓別人跟你說再見 好過於留下看著大家離開
但事實證明 要是離開 我會是帶著遺憾離開
雖然 現在我還沒找到工作 房子也還沒找到 更慘的是論文都還沒寫完
也許 幾個月之後 我還是沒搞頭的回家
但是 只少 我沒有先放棄自己
而且 家不就是這樣嗎 是好是壞 永遠可以回家 支持你的人 永遠都在
謝謝我的家人 他們永遠是我心中的優先
買了回程的機票
想要就這樣揮揮手不帶走一包洋芋片
但是 我錯了
看著那張機票 我對於自己的決定 並不是很全然的確定
像是要選起司蛋糕 還是 草莓塔
不管選了哪一個 都還是想著另一個的味道
不知道是盤子裡的那個好吃 還是盤子外的那個
在來之前 我就決定要回家 沒有對於異鄉的幻想 我只想把該做的事做完然後繼續我的生活
到這裡 我不是為了得到一張文憑好幫助我找到更好的工作 也不是為了學好英文
我想要找一個在我心中問題的答案 即使沒有正解 我也希望得到解題的方式
簡單的來說 我在尋找自我實現
我很感謝我的家人 能夠理解 這樣的實踐 在25歲的時候發生跟52歲時的差別
所以 我覺得 完成我的夢想之一 就該乖乖的回家 回到現實 繼續每個人的器物功能 換言之 工作
於是 我壓根沒想過 留下來找工作這種念頭
當我不完全自信於自己的決定時 我覺得很奇怪
"不就應該是這樣嗎" 我是這麼想的
回到一切都熟悉的家 日子過的比較簡單 不用再受到差別待遇
我知道該怎麼過日子 知道該去哪逃避現實 還有 面對現實
從小到大 我的爸媽 似乎沒有重大的反對過 甚至應該說 干預我的決定
一直都是我想要幹麻就幹麻 然後要求他們人力 財力 或是 物力上的支持
這不是說 他們不在乎我 應該是說 他們很尊重我的決定 我的人生
時常 我覺得他們好辛苦 養到我這樣的小孩 好吃懶作又不事生產
要是沒有我 他們現在應該能快樂的遊山玩水 不需要為家庭做這麼多犧牲
所以 有很大一部分 我想要回家的原因是 我發現 該是時候為我的家貢獻了
但是 要怎麼做 我能怎麼做 我不知道
還有 出國唸書 真的花很多錢 雖然就算我不唸書 這一年也說不定賺不了多少錢
不過 我這樣任信妄為的作風 多多少少把我的家人放上要為我辯護的前線
身為老大 我還是有點良心 覺得人還是得對種種輿論低頭
我的爸媽都能夠為了家庭妥協 我似乎也該顧全大局 想想我們家也想繼續唸書的老二跟老三
然而 當我告訴這邊的朋友 回家的決定時 不少人跟我說 你應該留下來
"尤其 你想要做跟電影 或是 音樂 有關的工作 加上你又這麼喜歡這一塊 不留在倫敦要去哪"
我不斷告訴自己
回台灣也不是沒發展啊 再說留在這又不能保證有工作 至少回去 我覺得 自己好像比較有競爭力
但是我後來發現 這只是一種 我選了草莓塔之後 不斷告訴自己起司蛋糕比較肥的防衛機制
說時遲 那時快 里長伯又再度現身進行遊說以及慰留
這次 他又得逞了
於是 我在很緊的行程當中 真的是很緊 跟我的媽媽討論這去留的問題
沒想到 他的反應竟然是
"當你說要馬上回家的時候 我才覺得奇怪 在那邊唸完書 沒有試試看 就回家了"
那...媽媽 你為什麼不早點提出疑問呢
當我跟他提到我對家庭責任的疑慮時 他說 "你以為你回來可以賺幾個錢"
好重傷人的事實啊
不過 他很快就跳到感性的部份說 我有這份心 他就很滿意了
媽媽的鼓勵 總是帶有一絲消遣
他又說 你還年輕 沒有家累 連男朋友都沒有 何必急著回來 以後不見得還有這樣的機會
再度中箭
忽然我有種一掃陰霾的感覺 終於 我可以擺脫 逃回家的人 這樣的想法
當時 我覺得離開比留下容易
讓別人跟你說再見 好過於留下看著大家離開
但事實證明 要是離開 我會是帶著遺憾離開
雖然 現在我還沒找到工作 房子也還沒找到 更慘的是論文都還沒寫完
也許 幾個月之後 我還是沒搞頭的回家
但是 只少 我沒有先放棄自己
而且 家不就是這樣嗎 是好是壞 永遠可以回家 支持你的人 永遠都在
謝謝我的家人 他們永遠是我心中的優先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