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看電影 看見自己 (2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IMG_0760.JPG  

終於在隔了幾個星期之後看完了 賽德克巴萊下集

因為這部片 以及他的熱潮 我去調查了什麼是霧社事件 

我相信在這之前 我就跟大部份在這座島上的人一樣 對它僅止於一個名詞的認識

其實 我只是剛好住在這的居民 理所當然 它成為我的家 總覺得它一直在那 是一種不存在的存在 

從這個角度來說 我是開心 有人終於拍了這樣的電影 

或許不是故事以及電影的本身 而是創作的過程 凝聚了居民的意識 

我覺得 這是整個劇組最功德無量的地方 


在上下兩集的空檔中 不只這部片的宣傳沒有停過 

褒 貶 真新聞 假新聞 炒新聞 沒有每天 也是隔天會見報 

雖然通常在看電影之前 我都不去讀影評相關文章 但這次實在是 鋪天蓋地的來 躲也躲不完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某人評論賽德克巴萊不易行銷到台灣以外市場 因為太過於偏重歷史敘述 之類的原因

於是 我一邊看便一邊思考 觀察這個主題 

歷史事件為基礎的創作有趣的地方在於 大家都知道它的結局 也許還有它的開始 可是這中間的過程 就不一定

一開始 我所期待的 是對於這過程的描述 導演編劇的詮釋 即使有史料也總是有加料的空間

電影就是在說故事 (題外話 其實行銷也是) 當然它可以是歷史"故事"

以結構上來說 我的感覺 在下半部 似乎礙於 重現歷史這個主軸上 變的有些像是 不得不交代的流水帳

有好大一個部份 我一直覺得 怎麼又再打 還在打 

我覺得如果導演可以捨得 把上下集 剪成三小時左右的一集 也許會好一些 由其是對於每個人物掙扎的著墨 能夠更連貫 強度也能增加

大概這是因為我們(台灣)從來沒有拍過所謂的 史詩片吧 呵 所以也沒有benchmark 


回到賣不出去的主題上 我覺得 偏重歷史元素 不會是 滯銷的原因

試想 我們真正了解的人文史地有多少? 可是 好萊塢沒讓這樣的藩籬擋在錢跟他之間

這是好萊塢 做為商人 跟 藝術家 高深的地方 也是我覺得 賽德克巴萊 缺乏的地方


如果製片一開始就有更明確的行銷計畫 適時把市場的偏好回饋給導演 也許賽德克巴萊可以走得更遠 定位也更清晰

如果導演可以不用忙著籌資 可以多一點精神在琢磨他的場面調度 也許他會再仔細思量 是不是真的要把錢花在 1)莫那家爆炸眾人從火焰衝出的幻覺 2)賽德克巴哼著歌走過彩虹橋

尤其是後者 我真的不喜歡沒有觀眾可以自已詮釋空間的感覺 

如果觀眾可以再多一些想像力 那麼也許 該片顧問郭明正 不需要先是掙扎 後再出書告訴大家 電影只是根據歷史"改編"而成 

戲劇 需要對抗的張力 可是觀眾不應該帶著把人物 好壞正邪對號入座的心態觀影

除了外在的對抗之外 更多的是每個人物角色跟自己的戰鬥 我想這才是 電影無論主題 能夠跨過文化 語言 地裡差異的主要原因


聽起來我不喜歡這部片嗎 不是的 也許是一窩蜂的行為 讓我反感 又對他有期待

畢竟 我一直都很喜歡 "本土" 創作 還有原住民的文化

外省人 本省人 客家人 還是ABC  不過是先後順序的差別 

台灣人 我們 真的了解 台灣嗎? 我們真的 體驗過 台灣嗎?

有個外國朋友跟我說 每次我問你們台灣人 關於台灣的事情 你們總喜歡回答 我們不像中國人怎樣怎樣 我們不像日本人怎樣怎樣 可是卻說不出台灣是怎樣

對啊 到底是 怎樣怎樣呢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s.jpeg  

在投入故事的同時 卻忘了 這只是"故事"

這是我看完電影 試著沈澱後的心得

他不是我最喜歡的導演 這也不是我最有興趣的主題 不過我帶著一種必然的決心去看這部片

我覺得 這是一件在台灣的歷史 一件我必須要了解的歷史 抱著學習的心態

所以 我拉著我的家人一起去看了賽德克巴萊 上集


前三分之一 我真的很投入 很慚愧 很投入 這就是霧社事件 在歷史課本被三言兩語帶過去的地方

除了霧社事件四個字 其實我甚麼都不知道

後來我開始有點出神 因為人物有些多 搞得有點混亂 但是偶爾插入的笑點 把平坦的情緒 稍微提振一些

所謂的“史詩“場面 我倒是沒有覺得特別興奮 整體而言的美術設計 場景設計不突兀 讓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好像是在參觀活生生的博物館 聽到的歌謠 看到的服裝 生活起居等 

我真的認為日據時代的賽德克人 過著就是這樣的生活吧

打獵 出草 看起來很血淋淋 不過那就是原始生活的方式

這樣的原始 在他們與花鳥樹木的相處中也可看見 不一定總是強奪豪取 也會是傾聽與共生

把大樹變成柱子 蓋成屋子 那動物要住哪 我們的獵場 又在哪


電影的宣傳打著野蠻與文明對立的主題

但我覺得 這並不是衝突的重點 雖然他聽起來像是

莫那魯道 看到族人被欺負 獵場在消失 生活習慣被迫改變 

以致於年輕人不能再繼續榮耀他的家族 無法在過了彩虹橋的時後 被祖先接受

換言之 他們的生活受到了威脅 所以他決定反抗

他不是甚麼愛國者 抗日英雄 他只是完成頭目的使命 保護他們族人

只是今天擋住他生路的 是日本人

看著一具一具的屍體 我忍不住腦子裡浮現 gentle kill 這個字

殺人不見血的文化殖民 一點一點蠶食鯨吞我們認知與知覺

這是文明 或是 野蠻


我竊以為 導演編劇在創作的時後 重點 是在這個事件 而不是個人

不然為甚麼不叫 莫那魯道 而是 賽德克巴萊

但是這也不是非黑即白的劃分 每一個觀眾 眼中都看到不一樣的故事 我相信

這也許是最難掌握的比重之一 


接著是電影的宣傳行銷方式 其實我不甚喜歡其中一點

苦情牌

其實很多台灣電影 都愛來這招

是的 我們都知道台灣的創作環境很困難 即使是不看電影的觀眾 都可以說出來

但是 有必要一直加強嗎?

你不希望去欣賞你的作品的時後 抱持同情你的心態吧

就像救災 一開始總是有大筆資金湧入 但過了十年 還是有人在掙扎

我們也都知道電影工作者有很強烈的夢想 但...難道其他的老百姓沒有嗎

熱血 夢想 的主題 也許永遠都會暢銷 但是我(們) 希望有些變化

硬是要將一些五分特別的事情 講成十分 讓我很不舒服 為甚麼不能關注另外五分呢


這部片對我正面的影響 應該算是 讓我想要去爬奇萊山看看 以及 思考如果是我要怎樣賣這部電影

兩者 都待續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t's a form for entertainment, a place to be isolated, an excuse of not answering phone. it could be anything for every of us.

it's part of me, it's cinema.

a dvd can remind you the story, the cinematography, the editing and so on but never the impact.

the magic is not on the screen or in the film (although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film itself has to be attractive), it is in the dark room. 

as if the darkness provides us the best cover to hide our faces so we can unleash whatever lays in our sprites, release all the undressed emotions.

 

children hater like me still cant help but crying for the broken friendship between Gonzalo and Pedro in Machuca.

also i cried twice when watching Devdas although so much i despise love suicide scene.

then i fall into sleep in the middle of Russian ark. i clap several times during 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 because it's brilliant.

when i saw Heath Ledger holding Jack Gyllengall's shirt in the very end of Brokeback mountain, i felt regret and heartbreaking from his tears.

 

For a moment, i can forget what i've been told to follow, forget all the bs in my life and live another person's life where the answer is always obvious, light is much more beautiful and music is so original.

then i take the sense of contain as well as lost, i move on despite i know i will be wounded again. the dark room is my shutter.

however, the magic walks away from me. i still believe in it but i can rarely feel it. i wonder where am i in my road movie? 

 

and i think i know why i dont feel the magic anymore. 

i used to live the same pace as film but now i am fast forwarding my life. i dont see the detail, all the elements which exist to build up emotions. 

 

the boy still gets on his bike when the time code shows 1:38:27 but this time i am being left.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會先死於地球毀滅

這是一個像指喻一樣的故事 你看不到他 或是只看到一點點 但實際已經很嚴重了

氣候暖化

 

陳文茜 我欣賞他 他有一種 我所欣賞人的特質 勇氣 與 智慧

誰不想成為自己心中喜歡的自己的樣貌 但 有多少人有勇氣去執行  用智慧去克服

所以 我看了他所監製的這部片 +/-2°C 

與其說他是部片子 不如說這呈襲了他的文茜世界週報一慣的深度報導風格 從台灣出發看國際世界

就像以前念歷史一樣 狂念本國史 然候忘了外國史 無法連結同一個時間水平的事件 少了那個筆記

 

我想這個影片 有太多可以辯論的科學議題 而我也不想要太著墨

只是 我確定 我的夏天 不是因為青春期 它就是越來越怪了

真正打動我的 是陳文茜作這件事的態度 以及動機

“到底是有什麼我能作 別人不能做的“ 所以他做了自己認為對的事

他讓我看到 下雪不是浪漫的 日光浴也不是讓人放鬆的

飢餓到極點的北極熊 吃了幼熊

當災難發生的時後 遭殃的都是窮人 但爭奪利益的 皆是權貴

因海洋河川發達的城市 國家 最終也會被水帶走

這不是大家使用環保筷 爬樓梯 或是 吃素 就可以發生的 節能減碳救地球

是需要一個積極亡羊補牢的政府 以及 品質提升的人民才能完成的事

 

用這部爛片來結束有點虛 但我想說 就跟 當地球停止轉動 裡面說到的一個概念類似

救地球和其他生物的方式 就是讓人死  但是當地球完了 一切動物 植物 人類都完了

這本來就是一個不等式

生死存亡的關鍵來臨的時後 我們會被迫改變 為了生存 無論是道德的呼喚或是生物的本能

也許 現在就是那個關鍵 所以 我答應自己

1) 一定要隨身攜帶筷子 不用免洗餐具

2) 少喝拋棄式包裝的飲料 要自己帶杯子

3) 隨手拔插頭 不需要待機的物品

4) 一個星期至少要看一次BBC or the Guardian 我要有勇氣 也要有智慧


before we are killed by religious or racial disagreements, we die becuz of climate change. 


there's a big issue in Taiwan recently about a film "+/-2°C". the producer is the reason i watch this film.

she has the kind of character i admire- courage and wisdom.

who doesn't want to be the one s/he likes to be but how many of us have the guts to really act like one and deal with the difficulties.

back to her production, it's more like an in-depth report rather than a film. however, there are way to many scientific topics to debate about the emergence of global warning. 

i have no intention to focus on this field but i am sure it's not becuz of puberty the season is just getting weird year by year. 


the film itself is less impressive than her motivation of making it. she asked herself "is there something that only me have the ability to make it happen, no one else can do it"? so she starts her journey. 

in the film, i realized that snow is no longer romantic and sun bathing is not relaxing either. 

a polar bear will eat its cubs when suffering from starvation.

it's usually the poor people take the consequences while the rich and powerful people fight for more.

the cities is thrifty becuz of river or ocean shell be swallowed up in the same way.

we are now facing the situation that decrease disposable products or take stairs instead of elevator or even become vegetation would NOT help.

we need a government that fixes up the happening (or happened) problems proactively and better citizens.


it might be too weak to reference to the movie "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but what i want to mention is one of the concepts there.

when the alines take the live of human beings the rest species alive including the earth. but if the earth dies, we ALL die. no exception. 

when the moment of die or alive comes, people forced to change either driven by conscience or instinct.

perhaps the moment comes.


so i made my promises that

1) i will bring my own chip sticks, avoid using disposable products.

2) i will buy as less drinks as possible and carry my own cup.

3) i will unplug unnecessary devices when not using it.

4) read/watch BBC or the guardian at least once a week. i want to be brave and wise.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的金馬片單 

11/11 嗑倒茶靡

11/13 寶萊塢記憶拼圖

11/14 大開色戒 原味人生 天堂五分鐘

11/15 何特湯普森的叛逆日記 不曾結束的故事

11/16 魔幻女兒國

11/18 親愛的奶奶+墨西哥幾點

11/20 巴黎日和

11/22 心中的祕密+我將與你相遇 利物浦

11/23 搖滾預言

11/24 女人出走

11/25 史第芬的奇幻旅程 幸福農莊>>>這兩部的時間為甚麼抵觸 而且都只播一場啊!!!!!!!!

 

迷幻的開始 是要奇幻的結束 或是甜蜜的ending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what if one day when you wake up in the morning then you find out the 9-5 job (or even 9-11)  you did was merely for surviving,

would you have the guts to give it up for a REAL LIFE? would you?


DVDFRONT_WEB_3.jpg

this is a story about a new yorker jumped from one reality to another.

he spent $20,000 and 11 months to travel in 26 countries.

as a solo traveler, he carried 5 pounds clothes and 25 pounds recording equipment to document his map for saturday.

(that's actually a very smart act cuz as a tv producer it's very likely that he can sell his work back to his pervious employer.)

he also kept a blog while he was traveling.  and he is on his africa trip now. 

http://fiftyweeks.blogspot.com/

 

if you ever travel alone, then i can tell you that those topics that you expected is all covered.

but due to the time limited i wouldnt say that this film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point of view.

yet, it gives you a chance to start thinking about it.

and perhaps no one can provide a better horizon than yourself.

after all, from my prospect, traveling alone sometimes is a journey to know yourself.

 

i see myself as a traveler too although i havent try a long term solo travel like he did.

but i can totally understand what he mentioned about a sense of detachment once he was home.

you wonder after endless saturdays would you be able to back to weekdays?

would you be able to fit in your hometown and the same circle of friends who make you feel you never left?

everything is so close so reachable close yet you feel distanced.

but a healthy traveler should be able to adapt him/herself whether s/he is on the way or not.

i guess that's what you learned along your trip apart from being open-minded.

because all the ru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cant perfectly define you.

fundamentally, it all depends on you!

 

i see myself a traveler and an airport sleeper too.

here is a very useful website about sleep in airports.

http://www.sleepinginairports.net/tips.htm

i slept in the airport in london, pisa, milan, hong kong and really want to try more!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quiet city

 

quiet city, two strangers meet each other in the subway.

they spend one day together, it's the first time and maybe the last time.

one girl and one guy in new york city, that's the story.

 

so simple joy they share when they play a c minor in his room.

thats the thing i can never experience, being part of the music. 

 

i've always wonder what if i am lost in a city would i meet a nice stranger and have an adverture?

why not just experience a total random life once in my life?

maybe then i will feel the kind of simple joy.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去看了Juno 一部很有意思的片子
帶有那麼一點little miss sunshine的幽默
還有 拿破崙炸藥 青少年的"平凡"

懷孕的juno固然是本片明顯的主題
移除這項元素  這部片還有令人共鳴的部份
sort of "boyfriend"
想要stand out的青春期
世界是圍繞我的中心
家人 是你最嫌棄 卻在關鍵時刻為你挺身而出的人

本片的音樂 可說是 the retro of folk 當然 也很符合影片的主題
不知道為什麼 我一直期待聽到jason marz (結果當然是沒有)
然後 我也發現 juno的穿衣風格 跟我也太像 但是我年長10歲!!!!!

就像我之前領悟到的  我的判逆期 來的太晚 又走的太慢
處於post-adolescence 的我   對於這樣主題的電影 總是很拒絕
即使只有一點點  我都希望 當年我應該做一些瘋狂的事情

結局的那場戲 有點"完美"的不太實際  但我喜歡
但或許 五年 十年之後 人是以非
這只不過是 他們兩個人生中一個微不足道的回憶
在尋找perfect couple 的過程中  才發現
重要的是那個人 而不是所謂的完美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an 08 Tue 2008 05:16
  • 置頂 14

不是什麼恐怖片
但也是一件恐怖的事
本人 竟然 在2007年度 只看了14場電影
真是乾枯到極點
只有14部 我就來點名一下好了 哈

<night at the museum>
惡搞其他電影 新年開始笑一下還不錯


<little miss sunshine>
一邊哭一邊笑  原創的笑點 人人是loser 但我們還是一家人


<tale of earthsea> 
瑟魯之歌 可以想像它是mv的樣子 我又哭了  其他的部分我就忘了


<driving lession> 
榮恩真的好適合慘綠青少年啊 又是一部討論家庭議題的電影


<sunshine> 
看似sci-fic的片 遇上danny boyle 所專注的是人性最原始的掙扎 迷人的音樂  cillian  murphy的眼睛


<pan's labyrinth> 
戰爭中的人 無論是哪一方 都很可憐  套句奶油獅的話 想像力就是你的超能力 也是你唯一能活下來的原力啊  倒敘法獲得第五顆星


<pirates of caribbean 3>
johnny deep!!! THAT'S ALL


<hula girl> 
奮鬥力爭上游的少女 礦工的女兒不能讓人看不起 好感動啊 加上正妹 蒼井優


<harry potter 5> 
片長好短  天狼星的戲份也好短  在英國看有奇妙的熟悉感


<transformers>
這是一部養眼的片 josh+CG+變身!!!  但小跑車機器人被撕成兩半的時候 我心都碎了


<tokyo tower> 
又是一部親情無敵片  荒唐歲月的兒子 還有努力工作又幽默的媽媽  我都看見在我身邊的影子  而且 根本是小田切讓 時裝秀啊


<saw 4> 
莫名奇妙被同學拉去看  我還是喜歡B級片的噴血


<this is england> 
一個時代會過去  但是它的影響 會留下來 mate 而且往往時間沉澱出更清晰的過去


<love songs>
兩個人的愛 三個人的愛 同性的愛  延伸的愛  失去的愛 或是 不愛 
要去追求  還是 默默療傷 通通上演在巴黎的街頭與小公寓當中 


寫完這篇 我自己都很訝異 有六部片我都在電影院當中默默的流眼淚
不愛看書的我 找資料 發現新東西的動力 通通都是因為電影
也因為這樣 沒有電影 我的生活會變的很無趣
躲到電影院裡面
燈一黑 兩的小時 我完全過著別人的生活
燈一亮 日覆一日的生活 變的可以忍受
像是換掉了一條彈性疲乏的橡皮筋  我的眼睛還有心 通通重新開機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是我最近在看的電視節目 在bbc2播出
http://www.bbc.co.uk/longwaydown/  詳情可以看連結

ewan mcgregor and charley boorman
兩個人騎摩托車從scotland 一路到南非的cape town
聽起來很熟悉吧  他們兩個人 前兩年吧 也做過類似的事情
叫作 long way round 從倫敦一路騎到紐約
由於這次 是一路往南 所以他們決定叫這個計畫 long way down

他們找來之前一起製作拍攝的小組 在倫敦租了一個車庫 當作基地
這個節目 對我來說 最特殊的地方
不是 他們一路上去了很多 一般人這輩子都不可能前往的地方
而是把製作這樣節目的困難 以及流程 也包含進去

你可以說ewan and charley 兩個人是主持人 但也不完全正確
因為他們只是整個crew 的一部份
導演 製作人 攝影師 錄音師 醫生 保全/身兼攝影 通通都出現在螢幕前面
還有在前置作業時 處理一切paper work的managers
一路上他們穿越十幾個非洲國家 恐怖的簽證工作 讓他們在出發時還拿不到所有的簽證
製作人更是每道穿越邊界的時候 都要拿出三五個資料夾的文件

讓我一直收看下去的原因 除了跟摩托車有關之外 (哈哈哈)
最重要 我想也是他能夠stand out的原因是 
這個計畫 無關乎世界記錄 他們是不是第一個騎車跨越XX大陸的人
也不是他們使用很少的預算達成 (實際上 邊看我邊感覺 這是大製作啊)
"旅行"  才是這個計畫的目的   他們只是一群在旅行的人
而在這一路上 他們所遭遇的人 事 物 才是重點
就像我們去旅行一樣  這些一點一滴 都會改變你對生活的態度

也由於主角是ewan and charley  他們兩個人在鏡頭面前真的是很放鬆
我相信 那真的是他們的真面目 沒有化妝 一起床 蓬頭垢面的就在錄影
尤其是與當地人的相處  跟一般人沒什麼兩樣
他們有時候就在荒郊野外露營稅帳篷
有時候住旅館 這點就跟我們不太一樣 他們住比較好一點的旅館 哈

目前我看到最好笑的是 兩個人在埃及 看到海邊太高興
衣服脫光了就跳下去  剛好那個地點是軍事基地之類的
他們看到攝影機 加上兩個裸男  還以為是在拍同志A片!!!

這個計畫應該還有跟聯合國兒福組職合作
一路上 他們也去參觀了許多相關的組織 
由於這兩個人都是當爸爸的人了 所以對於很多兒童處於惡劣環境的情景
經常是一直重複  這實在太沉重  為什麼每次都是小孩子倒楣 等等
在節目裡呈現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就是因為大部分的人一輩子都不會到那些地方 也不會關注那邊發生什麼事
連他們自己都承認 甚至不知道有這樣的國家存在

去非洲怎麼能忘記的野生動物 除了親眼見到野生的大象 猩猩 斑馬 犀牛 ...
他們還莫名奇妙的見到了烏干達的總統
為了見總統一群蓬頭垢面的人還特別去買西裝
ewan選了一個自己都忍受不了的恐怖白皮鞋 真的很好笑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 這節目音樂使用 跟台灣節目比 真的是豐富很多很多
英國一些節目在音樂運用的上面真的很用心
(也有比較低成本很乾 像是霹靂火的肥皂劇 有夠難看 先不提)
今天我看到一個 理性與感性新的影集的預告
是珍奧斯丁的小說改編  古裝劇
但是!!!!!!  預告片的音樂竟然是death in vagas!!!!!!!!!
重點是 出奇的搭啊   真是我一瞬間全身起雞皮疙瘩的感動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還記得看完第二集結局的錯愕  終於在上星期六看了第三集
應該是沒有續集了吧  
對我來說 這三部片的分數 是遞減
  
第一部他簡直就是把所有你對海盜的幻想 以及印象融合
故事跟人物的關係都建立的很明確
節奏及故事的掌握都到位  想要被娛樂 來看就對了

第二集的章魚船長我也很佩服他寫出彈鋼琴的那一場
我記得小時後有部關於一群小孩發現海盜的遺跡的片
最後的解答就是要利用船上那一台詭異管風琴 彈出指定的曲子
加上利用強尼 (我該說是他搞笑的功力嗎?? ) 莫名其妙變成食人族領袖
沒有強尼 就沒有傑克船長 就沒有這部片 
但是第二集的結尾部分有點凌亂 結局就變的傻眼  導致我坐在電影院等第三集開始演的時候
忽然想起來 我忘了前一集的劇情!!!

第三集實在讓我必須說出 不喜歡 這三個字
首先 隨著人物不斷轉換立場而變化的關係 太過複雜 無法讓觀眾也再同時間轉換
再來 這集的時間 我覺得太長 而場景 只有茫茫大海  每場之間的轉換 有些單調
雖然我很喜歡 談判的那個沙灘加破水桶
對照於節奏快的部分 某些為了解釋因果而存在的戲 顯的緩慢 也沒什麼感情可以跟觀眾培養
最慘的是 螃蟹跟石頭那一場 我個人是不討厭
但試想 進戲院看 神鬼奇航的人 會想要看到充滿日式禪隱喻的戲嗎
看的我都想到 猴子 柿子 還有螃蟹的故事了
而且這還安排在一開始的部分 摸不著頭緒 我只能這麼說

但是!!!!! 電影公司 也不是傻子
他們深知強尼的吸引力  這集仍然讓他玩了許多花招  
害羞的接近山羊 那實在太爆笑了  
我都在想 如果不是強尼 不是傑克船長 這個角色 都不會這麼好笑
視覺效果 一如往常的大製片 並沒有讓人失望 up is down 這一段 大玩了一番
Orli , keira ,babossa還有阿呆與阿瓜 戲份都更多  尤其是前兩個人
不知道是他們紅了所以幫他們加戲 還是要捧他們
總之 我覺得 就是這個原因 吃掉了 這部片最原始的主題  "傑克船長所嚮往的自由"
我必須說 我對結局很失望  
原本預料應該是傑克船長會利用小聰明破解flying dutchmen詛咒
沒想到...................
竟然是害了已經要慘死在自己所鑄的劍之下的Orli   這是什麼爛結局啊

這部片已經莫名其妙的演到小倆口吵架冷戰  最後還要上演楊過跟小龍女的16年之約這種戲碼
最最最不能忍受的是 這樣根本是把一開始設定的主題呼了兩巴掌
就像章魚船長說的 Orli最後的死  是對愛的牽掛 就算解釋成為所愛而犧牲
也偏離傑克船長 Babossa 還是所有海盜  要成為海盜的原因
從頭開始看 Orli一直都是半推半就的踏上海盜這條路
一開始是要救keira 第二集是救爸爸  第三集 救傑克拿去換爸爸 

對這系列片我最好奇的是導演 根據這樣的走向 我真的十分肯定導演是三個不同的人
但是!!!! 導演跟編劇都是一作做了三集的人們   請告訴我怎麼會差這麼多
導演Gore Verbinski  他的爸爸是波蘭後裔 這樣就可以解釋他的last name
除了這系列電影之外 還導過 危險情人 (the mexican) 美國的七夜怪談(the ring) 氣象人(the weather man)
都還算是有名氣的片子  只是風格還差真多
這個導演的身世還滿有趣的  為了買超八攝影機 賣了自己的吉他
在他當導演之前 是龐克樂團的吉他手 海盜電影的原聲帶他還有去客串彈吉他呢
於是乎 他的職業導演生涯第一個工作 就是樂團的MV
此外也接廣告的生意  百威啤酒 讓人印象深刻的打嗝聲 就是他想出來的

再回到電影 這部片讓我想起 駭客任務
對我來說 兩部片的第一集 都是一鳴驚人  也都是應該當時就收手的一部
同樣幫助中年演員再創高峰   兩個都稱不上很會演戲的演員  但是我都喜歡 XD

結論是 除非你很愛強尼 不然 看了一定會失望的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昨天晚上 我吃了三種飯
第一種 是現在最流行的養生飯 不願面對的真相
第二種 是在掀開飯鍋瞬間極至的冠軍米  香水
第三種  是充滿兒時回憶的大雜燴飯  牛仔褲的夏天

不願面對的真相 用一種溫情的口吻道出環保道德觀   
再用 科學實例來打動你
高爾先生 他利用一個 科學家的身分 對大眾說話
一個口才很好的科學家

無論 你覺得科學家對於暖化現象的說法是抱持懷疑或是相信  都要看這部片
如果 你也察覺到 本來的梅雨 變成的暴雨  炎炎夏日 變成熱死人的夏天
你都應該要看看  即使他喚不醒你的環保道德 也可以讓你增加常識

我們真的應該反省  在開車 吹冷氣 亂丟垃圾 不做回收 
甚至是 把票投給那些不環保 簡直是廢物人 的時候


香水  敘述方式 比我想像中的更為故事化  我覺得是旁白大叔的緣故
能找到史內普教授還有Ben來當 supporting roles  面子真大
我最喜歡葛奴乙的一場戲 其實是個過場
他以一百種香水的配方 換取去葛拉斯學習的機會  他那像是下意識般空洞的眼神
對照著注視每個女人 或著是說 每種味道的專注

我想 他不知道 什麼是我們所謂的好與壞  也不是要逃避  只是想要證明自己
到最後 我深深的認同他是個可憐人
第一個少女 "香"消玉殞的瞬間 他不僅已踏上不歸路 他的愛也消失
之後驅使他的其實是種執著 我這麼覺得
唉 這不跟我另一個惋惜的人物一樣嗎   Anakin, you're breaking my heart


最終的冷飯王 牛仔褲的夏天 至少我看過五遍
睡前發現又在播 忍不注又看下去 深深覺得 我應該要買來收藏
這四個主角 我都好喜歡 有個性 有活力 有思想 還有 勇氣
每次看完 我都不禁懷疑 自己是不是白活了
我沒有像他們那樣那麼真誠的去對待自己的青春
沒有認真投入 也沒有認真傾聽  也沒有吊到一個帥哥 XD
到底是我不信任人 還是 不信任自己
假設我是主角 曾經經歷那樣的夏天 長大後一切都覺得 沒在怕的
all for who we was ,who we are ,who we will be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當你某天起床 看到天空特別明亮 你就知道 我們做到了

到底 當一條生命對上全部的生命  那是可以被犧牲的嗎
這部電影 我覺得 他一直在問我這個問題

但是 遇上自己性命的威脅時 這個問題已不再重要
保護自己存活下來 是本能的決定

如果我活到了 太陽要滅亡的時代 
我會像mace一樣 不顧一切 以達成任務為首要
還是像rock dj的icarus one艦長一樣 阻止人想成為神

太空船中的每個人 作為科學家
我覺得 他們對著不同的物件 都是充滿了莫名的著迷
幾乎每個人 對來臨的死亡 是正面迎接
對我來說 是很詩意 很浪漫的死法
也許是電影想要營造出 英雄的氣氛吧

capa 即使已經上了太空船 但我認為 他的立場仍是不堅定
他也不知道 投下了核彈 會不會是白忙一場
我比較好奇的是 都可有技術以距離太陽這麼近 卻還是沒有辦法找出替代能源

不虧是丹尼包鮑伊  太空中的音樂 真讓我著迷
迷離的rock dj船長 還是 讓我以為出現幻覺的剪接 
對於死亡的特寫  我都喜歡

而且 sunshine是個多人文的字啊 至少我覺得
太陽浩劫........翻譯浩劫了 我看

icarus 就是希臘神話 應該是希臘吧 我記得
裡面那個裝了假翅膀 結果飛了太高被太陽燒死了人物吧
從我聽到這個名字 就覺得大勢不妙 呵呵呵
不過 這也是"動作片" 最重要的模式之一吧
結局先不說了
只能說 這該死的前後對照 很催淚
請去看看 身處太空中 你需要思考的 卻是 人最基本的問題

而且cillian murphy這個髮型 我真愛啊 
黃橙橙的太陽 藍晶晶的眼睛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看過的人都推薦的情況下 我終於看了
只能說 預告跟翻譯害我不淺
其實跟魔術沒有太大的關聯 不過是個引子
還有 頂尖對決......是要對決什麼

不過 金鋼狼先生這部戲 個人感覺是接對了
之前 他好像沒有這種 比較負面的角色
不是男人不壞女人不愛 就是 完美先生
丹頓大師 的確讓他展現了不一樣的一面
不可否認 他高大挺拔的身材穿上西裝加很多分
(他的最後一場戲 黑暗中的鬍子造型 有點像 max biaggi 哈哈)

其實這故事比較像是懸疑  
觀眾 (至少是我) 周遊在兩個主角之間 猜測對方的心思和秘密
有一小部分還是被我猜到.........
看完之後 卻讓我想到 偷情 closer
在不斷的謊言之中  最簡單的事實都變得模糊
而想要操控的人 最後都變成了輸家

這部片跳躍時序的敘述方式 讓我很喜歡 也是用這樣來增加懸疑性吧
但還是比不過 壞教慾 la mala educacion
真相大白的一刻 震撼 殺的你措手不及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小太陽的願望 好看!!!
無論只是想要看電影 還是 想要去看一部得獎的電影
沒有好萊屋很用力的搞笑  但是很令人發噱
 
這一家人 在一般的好萊鎢電影中 是不折不扣的loser
繼續看下去 他們想要做的事情 其實沒有什麼不同
事實上 不在乎別人的眼光 他們都選擇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說真的 我真的很想要做的話 還管其他人想什麼呢
不過 是沒有真心喜歡的藉口罷了...
 
只是我不知道 萬一我也遇到像他們一樣的衰事
一聲沙漠中的 F**K 就振作起來嗎
 
這部電影讓我放聲的大笑  加上兩滴眼淚
走出來的時候 發覺來看是對的
 
公路(旅行)電影 真有這種讓人成長的魔力
無怪乎 我這麼嚮往
只是通常目的都不是一開始所想的就是了
哈哈哈哈哈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到最後 三個絕地英靈出現時
竟然放聲哭了
在心裡吶喊著
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絕地武士了
 
歐比王死在黑武士的手下
尤達大師死的時候像個乾扁的小氣球
安納金選擇跟西斯同歸於盡
終究是實現了宇宙平衡的預言
 
安納金就像眾多的歷史人物一樣
自命不凡 一心想著人定勝天
卻變成被人操縱的魁儡
逃不過自己的悲劇
 
絕地武士終究是一則浪漫的神話
 
附註 強烈推薦 456123的觀賞模式 揪在一起的心痛
anakin you're breaking my heart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來規定自己決不能在考試之前去碰那一櫃的DVD
但是真的受不了 又是一個要跟媽媽看著無聊至極的周末綜藝
加上有點渙散的不想馬上唸書
竟然不自覺的打開那 慾望的櫃子 選了一部片子
那年陽光燦爛
 
我還在想 最後 在貧民窟  草莓臉 跟 瑪秋卡 相望
那一眼  充滿了眼淚的眼角
他們在想什麼 又希望對方作什麼
我不知道
當草莓臉瘋狂的向軍隊 大叫 看看我!!
表示 他不是貧民窟的人
那一刻 恐懼讓他面對最直接的反應
一句 看看我 像是當頭棒喝
我們是不同世界的人
像是他媽媽說的 為什麼硬是要把梨子跟蘋果放在一起
 
第一次我看完的時候 在想
為什麼大人世界的事情 要牽連到小孩的身上
他們是可以做好朋友的
因為他們有一起渡過愉快的時光
因為他們有人與人之間最真誠的相處
因為他們還是小孩
我覺得他們很無奈  梨子 或是 蘋果 你只能選一種
 
現在的我覺得 因為人窮就認為是一種罪 很荒謬
真的嗎???
這個世界可能不是這樣想的
階級不在了嗎  還是 我們假裝不存在
梨子跟蘋果混在一起了嗎
但是 梨子樹 始終會結出梨子 不是蘋果
 
新鮮 只是覺得新鮮
兩個人對於彼此 或許是基於一種新鮮感
為一成不變的生活帶來衝擊
就像女孩胸前流出的血
一巴掌 把他們通通乎回自己的世界
 
搖滾樂手 足球選手 車手 詩人 某張照片裡的無名氏 某部電影中的角色
我 只是覺得新鮮
嗎?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首先 只有一句話 可以總結這篇
快去看 奇蹟的夏天
 
我覺得 這部片 你想要找到 
批判的力量
強而有力的觀點
或是 大愛的人文關懷  其實都說不上
 
導演不是在說一個誰犯了錯 甚至是有什麼錯的故事
我想大概也無法強烈到馬上你想要衝出去狠狠的踢一場球
只是想要告訴你 在中山足球場只拿來辦演唱會的台灣
有一群單純喜愛足球 可愛又活潑的小球員們
用最直接的方式 表達自己
 
如果你曾經有想過要為台灣加油 那就應該還看這部片
這不是在逆境中產生的愛國心
只是...拜託 難道你沒有想過有一天 台灣除了盜版之外 還有可以值得驕傲的東西嗎
 
我覺得 攝影機應該已經跟這些可愛的球員們成為好朋友
很自然的 成為對方生活的一部份
應該不是刻意的吧
不經意的 隨著影片 一定會發自內心被這些人感動
隨著他們喜怒哀樂
祈禱著撲下PK的球  開出致勝的角球  沉默一點都不想要的第二名 
嘆息於他們為家庭做的犧牲 現實的不可變
成長帶來分離的無奈 
 
做為大姐姐
也會擔心 會不會越長越大 受到太多城市的汙染 虛華
眼中的足球 只是生財的工具
希望他們的腦袋可以了解 好朋友不是在於場內 或是 場外的分別
不過就是這麼純樸啊 嗚嗚嗚嗚 我都要大哭了
也許當他們都了解這一切之後 就像我們一樣
 
感覺他們很青澀 呆的很可愛
可是又會說出 以後可以跟兒女說 爸爸以前踢足球受的傷
這類好像想的很遠的話
加上 結巴 還有特殊的口音
簡直就是一個極致
最可愛的小男生 就在這啊!!! 各位
 
全劇充滿了歡笑 畢竟沒有必要沉浸在悲傷當中
更何況 沒有人可以比他們真正能夠去體會
最幽默 莫過於 "海珊"的由來
這個幾乎是全世界罪人的代名詞 竟然有個這麼寄予厚望的意義
 
不過我一直覺得 影片的質感本身 看起還怪怪的
一直以為他們用了不好的底片
但是它適用了高規得的HD !! 還是場景的限制
說不出來 就是 沒有那種 詩意的美 好吧 我想像中的美
 
關於其他的電影花絮 就上網吧
 
最後我想說一下 這些可愛的小弟弟每個都很有戲感
都是很有故事的人
或許他們有著很普遍的故事  很辛苦的故事
可是他們都很努力   看著他們的夢想
開始想到 當一個人賺很多錢的時候
就是其他人的錢變少了
你不能只是想要幫他們 也不能只用錢來幫他們
大姐姐 現在也會好好念書 將來讓你們好好的踢球
改天去花蓮看他們踢球好了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13 Thu 2006 00:08
  • 置頂 正義

在我看完了性手槍俱樂部之後過了很多天
我反覆想著他的結局
讓我想到一個問題
片中 他們主張帶著武器 以充滿自信
但是堅決不能使用他或是她
信心是手槍帶給他們的 別人不需要知道他們有
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而光是這樣的自覺 他們就可以從被學校裡每一個人欺負的nobody變成somebody
按照片中的理論
如果不需要使用 只有持有 就可以為他們帶來自信
而自信使他們遠離被輕視 那這樣 是不是間接為他們帶來安全感
同樣的理論擴大的話
槍枝的合法 除了自衛(當然我不相信這個理由) 是不是也隱含了這樣的意義
那麼 除了實質的意義之外 是不是也帶給(某些)持有者更大的心靈安慰
繼續 如果以上的推論都是合理的話 擴大之後
一個國家的國防  是不是也是建立在這樣簡單的因果之上
雖然 它牽扯的範圍更廣
真正令我擔心的是
當我看完這部片的時候 我是認同主角的想法
而且 如果 手槍可以帶給他們正面的影響 why not
重點就是在於使用的人 不是嗎
片中 另一個使用槍的角色 警察 就是一個對照
 
為什麼標題要叫做正義
常常我們都認為 如果 是好人拿著槍 要去消滅 對抗壞人 就是可許的
因為那是伸張正義
真的是這樣嗎 好人與壞人 之間 所作所為 有這麼不同嗎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節的存在 對我這個生手而言
就是在短時間 可以看很多的片
而且 也許是一生一次的片
我懂事以來 看的都是好萊塢
決定看影展 我擔心會看不懂
因為我很不能忍受在電影院睡著這件事 看任何片都是
覺得浪費錢
漸漸有點釋懷 (因為睡了幾部之後 哈哈)
這也許是電影給我的訊息之一
無盡枯燥與煩悶 講著我遙不可及的美學 平緩一致的步調
當然也有純粹碰上 精神不濟的我
也許...這是種訊息 you are not ready yet 影片這樣說
 
至於什麼樣的片會吸引我
大致我做了一些研究  不過這也可能電影就分這幾種 哈哈
熱血型  公路 革命 青春 這種片 可說是現在我最無抵抗力
舉凡大綱或是片名 有 陽光 海灘 青春 旅程 馬戲團 嘉年華 腳踏車 或是同意字 我大概都逃不了
音樂型  配樂對於影片是必須的 要是請到愛團 或是 以搖滾 樂團之類為主題 目前也獲得我的偏愛
平淡型  說的不過就是生活中的瑣事 但是人物之間互相關聯的安排 導演的鋪成 如何演的巧妙而不遷強 剪接如何順暢 耳目一新 都是對於這種片的期待
簡單的說 這樣的片通常是在描寫 一個地方 不同人的故事 這...不就是生在小小城市中 我們的寫照嗎
巧合型  完整來說 應該是有沒有這麼巧/衰  這麼多的事都可以發生在你一個人的身上 就像這次看的transamerica 這種感覺 
 
電影越看越多 不敢說 越來越會看 但是慢慢懂了 看不看的懂 不重要 而是有沒有表達那份情感
另一個影響是..................夢
我的夢 就像一部一部電影 但是都未完成
有的是好萊塢大製片大場面 有的事就像是我的日常生活 連msn都會出現
簡直是一模一樣 唯一的不同 應該是夢中 一切都是現實的as my wish版本
我感覺的到 夢是按照我的第一人稱在走 不過視點卻是第三人稱
而我 扮演著我
有時候一樣急急忙忙 有時候一樣ㄋㄠ 有時候竟然是運動高手 狂奔還是飛簷走壁都沒問題
有的時候 我應該是潛意識的我 
如果說 人的腦 每天要思考的東西 有最低下限的話
自從不用上課以來 每天晚上我的夢 沒有停過
難道是不謀而合的強迫症
我開始懷疑 究竟我的夢比較真實 還是 我的生活比較夢幻
 
夢中 我最不一樣的是 我只有想不想做的事 沒有不敢做的事
無論是順著我的願望抱著你 還是急急忙忙想要趕在你前面再見你  大吵大鬧跟你對罵 
但願有一天 能真實面對自己  即使還是說不出我愛你
也要用行動 讓我的家人 我的朋友 我的soul mateS(不只一個 堅持要加s) 感受到 "我愛你"
 
y1p-Ep6TuhUuHuRWwuWV74ulq0SRiPxOTIjHpTfm0lWbIKz_YjEbit6uQo2VnjxH4PB3rX0Bwq2Wv4.jpg
附上一張好像沒有什麼相關的圖 西班牙國家隊 左到右
vicente, raul,xavi,joaquin,torres 希望我沒有拼錯
2006年 西班牙看你們囉
我只是覺得他們看起來很快樂 踢球對他們來說 希望就是一件快樂的事
好啦 我承認 是因為他們有抱在一起 很具體的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人的體溫 人的心跳 覺對有安定的作用

elsie艾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